观光农业,准确地说,就是现代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产业创新组合,是一种既有人文生态景观,又可提高农业和旅游业附加值的现代产业模式。既是实现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和持续农业的重要途径,又是拓宽旅游发展领域的最佳选择,具有广泛地发展前景和强大的生命力。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旅游、乡村旅游已成为人们的休闲方式,农业旅游也逐渐兴旺起来。90年代后,人们对农业旅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过去的“临渊羡鱼”到“退而结网”,从一般性的游山玩水到实实在在地当一回“山里人”。如住在古朴的农家小院,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收菜、摘果、垂钓,全方位地体验一回“山里人”的生活。这种亲自参与,体验收获的活动比一般浏览观光要胜过一筹。
以往,在人们的印象中,农业从业人员素质低、生产机械化程度不高,获取的信息只能是看看报,听听广播,谈起农业往往是就生产论生产,注重产量。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机制的深入动作,农业就像长满了触角,延伸到各个领域。如延伸到工业,形成蔬菜工厂,组建车间;延伸到生物化学,形成分子农业,建成生物技术实验室;延伸到旅游,形成观光农业。在观光农业区,人们不仅可以参观现代化的工厂车间、实验室,看到不少奇花异草、珍禽、特种绿菜,还能享受到田园风光带来的乐趣:农庄里龟鱼相戏,花草映辉,休闲遮阳篷、桌椅、饮料,令旅客顿消疲劳,叫人流连忘返。这样,对旅客来说,满足了他们的观光欲望。而对观光区的农民而言,则可增加农民收入,发展本地的农业经济,真可谓两全其美。
观光农业有如此好处,具体地讲,一是人们生活好了,名山大川作为惯常的旅游景点人山人海,吸引力再难以拓展,而别具一格、富有特色的生态旅游,如观光农业便吸引了人们的视线。二是农业经过长期的积累,必然要寻找新的增长点,也就必然要向各产业进行扩张、延伸,以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这样,农业延伸到旅游业而形成观光农业,被农民看好。三是在目前投资预期收益普遍不高和投资风险加大的情况下,人们开始把眼光投向基础产业———农业,建成现代化工厂、山庄。于是,观光农业锦绣中华了,自然也成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金光大道。
当然,观光农业毕竟是个新生事物,它对各项要素的要求也更高,包括技术、资金、人才和管理等。例如在观光农业特色方面到底该怎么特,特别到什么程度,还需要仔细思量,总不能走到哪里都是熟识的花草、果菜、牛羊?所以,观光农业更需要人们从科学技术、人才输入、项目管理、配套服务等方面进行“呵护”促其持续发展。只有这样,这项富民、富县又富市的金点子,才不会昙花一现,而永葆青春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