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应对全球粮荒亟需填平农机补贴缺口
出处:信息来源:国际商报  发布时间: 2008-07-12

   今年以来,随着粮食价格的上涨,各地农民购买农机热情高涨,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农机购置补贴“僧多粥少”的局面。而且,随着农机购置补贴专项政策的更广泛宣传,将会有更多农户申请购买补贴农机具,补贴资金缺口将越来越大。

  农机购置补贴在我国已经实施多年。今年我国农机具的购置补贴在去年的基础上预算翻了一番,达到40亿元,增长比例可谓不小,可为何一些地方还会出现补贴资金捉襟见肘的现象呢?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补贴范围和品种扩大了。今年我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覆盖到全国所有的农业县,包括垦殖场、农场;补贴种类也由以前的七大类24种农机扩大到九大类39种农机。

  二是补贴标准提高了。按照规定,中央政府资金的补贴率不超过机具价格的30%,且单机补贴额不超过3万元。不少地方加上省级财政配套资金补贴,去年单机补贴可达5万元,今年更是可以补到8万元;对农民购置大中型拖拉机、旋耕机、秸秆还田机、植保机等按50%补贴标准执行。

  三是农机价格上涨了。钢铁及其他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也带动了农机价格的上涨,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地农机价格上涨幅度都在5%~10%,尤其以大中型拖拉机上升幅度更大。

  四是农民购机积极性提高了。现在农村劳动力价格已经达到每天40~50元左右,比去年上涨近一倍。农村劳动力价格的普遍上涨,也刺激了农民购机积极性,更多农民倾向于以机械化耕作代替人工劳作。

  五是农机购置补贴专项政策宣传力度加大了。更多农民获悉了此项政策,申请人数大增,补贴资金供需矛盾进一步显现。

  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农民购机热情高涨,财政补贴资金缺口日益扩大,有部分农民购买了机具而享受不到补贴,还有部分农民有购机的意愿,但因没有财政补贴而等待观望,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这种情况在我国很多地区,尤其是粮食主产区都或明或暗地存在。以河南省为例,2007年,河南全省共投入购机补贴资金1.6亿元,直接受益户13988户,今年补贴资金达到2.3亿元。如果按照2007年的比例来核算,今年能获得补贴的农户估计在2万户左右,平均每户可获补贴1.1万元,按照30%的补贴标准计算,每户购机总费用在3.6万元左右,属于中等农户的购机水平。以河南这样一个农业大省、人口大省来说,这个数量显然是难以满足要求的。而来自内蒙古农机技术推广站的资料显示,到“十一五”末,内蒙古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缺口为16.68亿元。另据资料显示,2008年,中央财政安排农机购置补贴专项资金40亿元,其中下达江苏省1.5亿元,该省省级财政预算安排1.2亿元,加上上年结余2100万元,全年中央和省级财政农机购置补贴实际可用资金达到2.9亿元,计划补贴机具10.28万台,预计将惠及农户超过6万。就江苏这样的经济强省来说,每台农机具补贴资金不到3000元,相对于大中型机具价格而言,补贴比例偏低;每户补贴不足5000元,补贴覆盖率略广于河南,但户均补贴额少于河南,同样显现政策存在顾此失彼的矛盾。

  农机购置补贴是我国支农补贴中的一项重要补贴,对于调动农民购买农机的积极性,唤起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补贴过程中的很多问题也随之曝露出来。眼下比较突出的矛盾是补贴资金“僧多粥少”。建议国家针对各地具体情况,追加部分补贴资金,地方财政也要积极拿出配套资金,扩展惠农覆盖面。其次,各地应增加农机购置信贷,农业银行、农村信用联社要加大扶持力度,放开对购置大型农机具的贷款。同时,各地还应积极创新农机管理模式,可组织少数有机户,创办农机股份制合作社、农机作业协会、经纪人等农机中介服务组织,提高农机服务的组织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