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典型
农民增收 路在何方?
来源:凤鸣街道农业经济服务中心  作者:朱立达  发布时间: 2007-12-14
【内容提要】农民增收是当前农村工作重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十五”期间,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更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本文在分析当前影响和制约农民增收不利因素的基础上,论述了实现农民增收的基本思路,即:第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第二调整农业组织结构;第三调整农业市场结构;第四调整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第五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强化为三农服务。
 
【关键词】农民增收 制约因素 基本思路
 
一、影响和制约农民增收的不利因素。
影响和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众多而复杂,目前,资金缺乏,农业投入增长缓慢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瓶颈”。部分农民的思想比较守旧,致富思路不宽;农产品实现转化增值难,农产品销售仍然是农民最为“担心”的问题;农业产业化处于起步阶段,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还不健全。
从市场销售情况看,比较直观的是农产品,尤其是大宗农产品价格的普遍下跌。然而这不是根本性的,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在的深层次原因,也就是整个农业经济运行中存在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薄弱环节和诸多的矛盾,随着市场经济深入发展而日益突出,集中表现在三个“并存”。
1、农产品供给与农村劳动力供给两个“充裕”并存。由于连续几年来开发农业发展,农产品商品量多,主要农产品市场供给能力明显增强,呈现买方市场特征。主要农产品多数是大路长线产品,卖难情况时有发生。不论这种卖难是结构性还是暂时性的,总之对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是一大制约。同时,农村劳动力也出现不少过剩现象。
2、农产品投入产出率与加工转化率两个“较低”并存。农产品一直只注重于外延的扩张。多数农产品投入成本高,社会成本高,科技含量低,其经济效益也就好不了。在农产品单产值不高的同时,加工转化这个环节也显得十分虚弱。多数农产品销售改变不了长期“原字号”的面貌,就是进入加工的部分,多数也处于初加工,“半成品”的水平,深加工、精加工、多次加工的产品少,加工链太短,产品附加值也就难以提高。
3、农产品名牌精品与新品种、新产品两个“过少”并存。由于目前科技投入不足,生产规模不大,加工能力不强,管理水品不高,现有农产品中名牌精品开发很少,即使几只稍有市场名气的产品,有的还获得省级金奖和名牌产品称号,但由于生产规模小,量化优势较强,形不成大“气候”,至于上国家级产品更是寥寥无几。
在这样的形势下,特别是加入WTO后,国外的农产品将源源不断地大量涌进中国市场,本地农产品该如何放眼世界,抢占国际市场,争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这直接影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关键问题。
二、农民增收的基本思路。
农民增收总的思路是要紧紧围绕效益农业这一目标,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从优化产品结构着手,依靠科技,加大投入力度,因地制宜,立足优势,注重特色,进行全方位调整。当前具体可以以下几条路子去发掘增收潜力。
1、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生产由“会种什么就种什么”的传统农业,“你种什么我也种什么”的大宗农业,向“什么赚钱就种什么”的高效农业转变,努力解决农产品比较效益偏低,竞争能力偏弱的问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针对农业竞争日趋国际化,农产品需求日益多样化的特点,以全面提升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全面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重点,因地制宜确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和方向,推进农业生产由传统农业,大宗农业向高效农业转变。在当前,重点是要大力发展高效型农业,把效益作为品种选择的主要标准,通过优质高产、低耗的农作物和蓄禽优良品种以及配套的高效种养技术的推广,促进农产品产量上台阶,质量上档次,提高农产品的优质率;大力发展特色型农业,依托各地的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优化区域布局,发展特色产品,形成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精品型农业,高起点研制,生产、加工一些品质优、外观美、效益好的精品农产品,加快农业从生产普通产品向生产名特优新产品调整;还有大力发展生态型农业,观光农业和高附加值的加工型农业。
2、调整农业组织结构。
调整农业组织结构,推进以一家一户分散生产,小规模,高成本,粗放型为特征的传统组织形式向以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科学化管理为特征的现代农业组织形式转变,努力解决农业生产组织形式落后,平均成本高的问题。农业组织结构的现代化是农业生产力现代化的必要前提。传统的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农业生产方式,存在着生产选择上的盲目性,经营方式上的封闭性,商品交换上的滞后性,以及规模小,成本高,经营粗放型等问题,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必须变革农业生产组织形式,调整农业生产组织结构,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走龙头企业带动之路,是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的有效手段,要加大对种养业龙头,加工龙头,市场龙头和服务龙头的扶持力度,推进农业企业化经营的发展,增强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占领市场的能力,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提高;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必须建立健全市场化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促进土地适度集中,培育农业专业大户,促使小规模,兼业经营的农户向适度规模的专业农户转变,着力提高农业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水平。
3、调整农业市场结构。
调整农业市场结构,推进农产品从田头向餐桌、码头、市场、工厂的转移,并从面向国内市场抓销售向面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抓销售的转变,努力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为此,要使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相结合,加大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力度,重点建设一批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以缩短农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和成本;抓好无形市场的建设,健全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地为农民提供价格信息、需求信息、生产信息,把产地销售与网上销售结合起来。要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加大发展外向型农业的力度,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自营出口,着力培育和扶持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带动能力强、有竞争优势的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拓宽农产品出口渠道;把引进来与走出去有机结合起来,扩大利用外资的规模,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农业产业层次,增强农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4、调整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
调整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解决人往哪里去的问题。针对当前农村人多地少的现实,调整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既要做好增加农村二、三产业就业,增加城镇居民的“加法”,又要做好减少农业剩余劳动力,减少农民的“减法”。在增来源上由单纯依靠农业增收向从农业和非农产业多渠道增收转变。为此,要发掘农业内部就业潜力,引导劳动力不再集中于种植业,而是向养殖业、水果业、花卉业等分流;引导劳动力不再集中于农业的产中环节,而是向相对利润较高的产前、产后环节分流。要拓展农村非农产业的就业空间,大力发展农村个私经济,发展第三产业,把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实现农村就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要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把小城镇建设成为乡镇企业的重要集聚地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场所;深化户籍、土地使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制度的改革,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更好地促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
5、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强化为三农服务。
要实现农民增收还必须以为农服务为根本转变政府职能,强化为“三农”服务。要注重充分发挥“能人”的带动效应。“能人”是农村致富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的致富经验对广大群众最有说服力,对农民学技术,特别是学习适用技术的带动最大。充分发挥他们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对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在引导农民依据市场规律调整经济结构,调动和发挥农民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过程中,政府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应充分尊重和保护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和土地承包权、财产所有权、用市场信息和政策引导农民自主调整农业结构,从根本上调动农民作为结构调整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
目前以“以产定销”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使农产品销售长期处于被动局面。实行农业企业化经营,是解决产销矛盾,发展效益农业的有效途径。一要培育和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等方面的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发展“合同农业”、“订单农业”,逐步做到“以销定产”,解决产销矛盾。发展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都根据合同进行,以减少生产经营的盲目性。二要在农户自愿的前提下,鼓励他们以农业项目法人的身份“反租倒包”农田进行项目开发,创办科技示范点。鼓励种田能手,乡镇干部、基层涉农单位及社会上有积极性、有资金和能力的人租地经营农业和农产品开发,这不仅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企业化经营和产销一体化,同时也可以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总之,我们要千方百计消除影响制约农民增收的不利因素,采取切实可行的工作思路,实现农民增收,从而实现农村稳定,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
 
【参考资料】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农业和农村若干问题的决定》1998年10月
            2、《桐乡农村经济》2000年第一期 闻玉田
            3、《农村经济导刊》2002年第二期 叶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