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冰岛人希望中国人多买点北极虾
出处:新闻晨报  发布时间: 2008-12-01
这个冬天对于冰岛人来说注定格外寒冷。金融危机发生以来,触目惊心的“国家破产”成为冰岛人挥之不去的梦魇,早已习惯在冰雪世界生活的冰岛人却无论如何也无法适应信心的冰河纪。每年秋冬,都会有许多游人来到这个紧挨着北极圈的岛国观看北极光,但是今冬的冰岛人却似乎看不到一点未来的曙光,甚至包括他们觉得可以“保底”的捕鱼业。

  ■特派记者专访冰岛渔业部秘书长:

  “脱下西装,也难回捕鱼时代”

   冰岛再也回不去了,记者昨日专访了冰岛渔业部秘书长时西格盖尔·绍尔盖松,他明确地回答:“尽管如今金融业的泡沫破了,但冰岛也难再回归捕鱼时代了。”

  银行家换上渔民服并不容易

    冰岛银行业神话已灭,那些当初没有一头扎进金融业的渔民现在的日子反而要好过一些。可是那些上岸了的“渔民”们,成为了银行业的金领,如今脱下的渔民服后还能再穿上吗?

    多少世纪以来,渔业一直是冰岛的主要经济支柱,除了鱼之外这个国家几乎一切都要依靠进口。但就在6年前,冰岛人发现可以从金融业获取巨额财富,他们带着所有热忱和无畏投身到这个新行业中,凭借狂热的投机欲望从海外大量借贷。这些银行的规模也迅速让拥有30万人口的冰岛国内经济相形见绌。

    绍尔盖松告诉记者,近10年来冰岛渔业从业者正在逐年锐减。“2000年时还有超过1.3万人从事渔业,2007年就只剩下5000多个渔民,3000多个渔业加工者了,到了今年整个渔业只剩下不到7000人了。”

    如今,冰岛庞大的银行业轰然倒塌,许多银行职员也失业了,还在等待未来命运的判决。可是看似繁荣的经济泡沫破裂了,“债台高筑”的生活却依然要继续,冰岛电视台的访谈节目里,接受采访的银行职员表示:“不排除过段时间脱下西服,穿上捕鱼装的可能。”可是让西装革履的绅士回到曾经被他们视作“又脏又枯燥”的渔业真是那么简单吗?

  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扩张渔业

    “渔业技术和设备发展了,需要的人力也越来越少。现在即便有很多人想要重归渔业,也没有那么多岗位给他们了。”绍尔盖松沉重地说。此外,他还告诉记者,冰岛现在的渔业实行“可持续捕捞”,因此每年捕鱼量都有严格的配额限制。

    绍尔盖松拿出一份冰岛渔业统计数字资料给记者看,“渔业研究室都会根据环境、需求等多种因素提供配额建议,渔业部再对配额进行分配,以鳕鱼为例,2000-2001年,鳕鱼的捕捞配额为21万吨,而2007-2008年只有12万吨。”

    据绍尔盖松介绍,不仅仅鳕鱼捕捞量在下降,整个冰岛的捕鱼量都在下降。如今冰岛渔业也开始将重点进一步放在食品加工上,包括改良保鲜技术、开发更多内脏食品。“我们不会像金融业那样,通过快速发展造就一个阶段的渔业时代,我们要让渔业成为冰岛人的一笔永久的财富。”绍尔盖松表示,“尽管现在克朗贬值,捕鱼业的出口贸易更加赚钱了,但是,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今后冰岛政府除了对渔业更加重视外,还应发展其他更多的实体经济。”

    不过,绍尔盖松也表示,这次金融危机的发生,从某种程度上来看,的确有利于冰岛渔业的复苏。

  ■专访冰中贸易促进会总干事:

  “希望中国人多买点北极虾”

“也许明年冰岛会更加困难,我们希望能够得到来自中国一些机构、企业的帮助。”昨天在接受晨报采访时,冰中贸易促进会的总干事克鲁特·西格纳松拿出他最近发给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的一封信。信中提到,在金融危机发生后,西格纳松专门到中国驻冰岛大使馆,和中国的大使进行交流。信中表示,冰岛政府希望得到来自中国的帮助,也希望中国更多的企业与冰岛商家加强贸易合作。

    近年来,中冰双边贸易量一直在持续增加,今年上半年中冰双边贸易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高达98%。

    记者在冰岛的商店里看到,贴着“中国制造”标签的商品到处都是。西格纳松告诉记者:“冰岛人很喜欢来自中国的商品,因此我们也非常重视与中国的贸易合作,近几年来,每年我们都会把冰岛的商家召集起来,组织两个团去中国进行商务洽谈。而在冰岛,也能看到不少中国人开设的餐馆、旅行社等,甚至在一些鱼品加工企业也能看到中国人的身影。”

    谈到这次金融危机,西格纳松表示:“金融业曾经让我们引以为豪,现在却让我们了解到,银行的过度膨胀是一个多么大的错误。而现在,我们希望得到来自各国的帮助,尤其是有着巨大消费市场的中国,我知道,冰岛的北极虾等特产在中国都颇受欢迎,希望中国的企业能够更多地购买我们的优势产品。”

    “我一直认为,在三四十年后,中国肯定会发展成为世界上领先的国家之一,因此,冰岛与中国方面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今后,在捕捞、船舶建造及地热等领域,冰岛与中国还将陆续有更多的项目合作,希望中国的朋友们能够对冰岛有信心。我们需要时间来抚平这场危机的创伤,但我相信这仅仅是时间的问题。”

  “破产危机”何计消除

  专家称只得慢慢还债、进行产业转型

  □特派记者 李欣欣实习生 伏 昕

    面临国家破产的危机,即便IMF、北欧四国政府前后向冰岛提供援助贷款总额将超过100亿美元,然而与超过1383亿美元的外债比起来依然只是杯水车薪,那么,冰岛怎样才能从濒临破产的危机中走出?

    昨日记者采访了国内多位金融方面专家,而得到的答复是“只有接受援助,只有妥协,只有重建经济体制、进行产业转型”,专家们认为也别无妙招。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张晓英指出,冰岛遇到的情况目前还没有历史可以借鉴。上海社会科学院外国投资研究中心李小钢指出,如此小的一个国家如果仅仅建立在“虚拟”的经济基础之上,缺乏实体经济的支撑,即便此刻不轰塌,未来的崩坏也在所难免。

    而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最终在此次金融危机中落下了,受难的不仅仅是国家,冰岛人举国成了“负翁”。“一个人口如此少的国家没有产业而仅仅靠金融创新手段是很危险的。”李小钢认为,重新利用传统的渔业优势以及充分的旅游资源,是未来冰岛转型的重要关键。“单一的经济结构、没有大量实体经济支撑的经济模式一遇到资金链断裂,泡沫繁荣就即刻破灭了。”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丁纯说,“但冰岛除了依靠外界资助外只能依靠自己慢慢还债,即便国家破产了,人还是要生存。”

  [记者手记] 冰岛的未来不会死

    凌晨5点,离雷克雅未克天亮的时间还有5个多小时,我坐在离开市区前往机场的大巴上,想起5天前刚刚到达冰岛的时候,看着道路两旁荒芜的大地连接灰色的天空,有种“世界尽头”的荒芜感,但是,当5天后我离开这里时,同样的景色,两样的心情。

    在冰岛的短短5天,著名的黄金瀑布、漂亮的蓝湖、神奇的间歇喷泉……所有的风景都遗憾地被我错过,5天里,我奔走在雷克雅未克的每一个角落,寻找每一个人、每一种变化,试图去挖掘所有和这场金融危机有关的元素。但是,在离开的这一刻,我最想用自己的结论告诉大家,冰岛不会死,未来会很好!

    理由是,每个冰岛人都相信,这仅仅是一个艰难的阶段而已。他们认为,艰难的日子总会有熬过去的一天,就像在过去数百年中,还不会利用地热的年代,全家必须挤在一块,依靠体温相互取暖才得以过冬。

    在雷克雅未克市里,与严寒的天气、荒芜的土地相比,更加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冰岛人的一些细节。在冰岛马路上,即使你不走人行道穿马路,驶过的车辆也一定会停下来让你先过;如果是晚上,你一个人站在马路边,一定会有车主摇下车窗问你是否需要帮助;当下午4点左右,我做完一个采访后,对方一定会问上一句:“你去哪里,我下班开车顺便送你。 ”……

    就是这样一点一滴的细节,让这个白昼转瞬即逝的城市变得温暖且充满人情味,金融危机从来都没有打倒过冰岛人,除了不得不反思的消费习惯外,冰岛人依然用乐观、豁达的精神去面对困难的生活。